第65章
孩子。” 突然多了个这么大的闺女,还怪不习惯的。 绿意又膝行两步,来到宋昭灵面前,仰起头满眼孺慕的看着她,“娘!” 这一句娘喊得顺畅无比,宋昭灵也接过茶,递了个红封。 “意欢,以后你就是我的义女了,我不需要你做什么,会什么,你想做什么,只要合理合法,就去做。” “就如你的名字一样,意欢,顺意欢喜的过完余生就好。” “好,我知道了,阿娘。” 绿意被感动得有些哽咽,原来这个大名的意思是这样,比她以前叫的招娣好多了…… 办完了认亲酒后,沈家的户籍上就多了一个闺女,大名宋意欢,小名绿意的闺女。 这件事并没有隐瞒着谁,很快沈家老宅那边也听说了,沈张氏瘫着说不了什么意见,只“啊啊啊”的骂个不停。 但谁也听不清,她骂的到底是谁。 沈青曜听了嗤之以鼻,“收养一个丫鬟?脑子有病吧!” 他只评判了一句,又接着焦头烂额的为长子找书院,但离得近,且最有名的书院,就那么一个。 剩下的,虽然算不上多差,但沈青曜总是看不上,挑挑拣拣的,最后勉为其难的选择了一个名气还不错的。 他提着束脩上门,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,书院却拒绝了。 拒绝的理由,是他们书院不收品行不端的学子。 沈青曜被气得面色铁青,发誓要给长子找个比松山书院更好的书院! 但文人之间消息是互通的,沈从文被赶出去的事情,其他的书院渐渐的都知道了,又怎么会接收他?那不是给自己书院抹黑吗? 有些书院哪怕不太在意名声,但也看才学,一考校沈从文,好家伙,就这? 兜兜转转,冬去春来,沈从文都再没有找到能接受他的书院,好不容易有能进的,对方名气不怎么样,夫子也一般,沈从文去看了一圈,又回去了。 他觉得与其去那些书院,还不如自己在家修习的好。 沈沅沅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三年,第三个春天,她老爹和大哥决定去参加春闱了。 而信心满满,在各个书院间辗转,又在家自习了快一年的沈从文,也信心百倍的继续科考。 沈青曜也同样去科考,将家和老母亲都扔给了苏氏照顾。 他觉得,自己的终点绝不会只是小小的举人。 第666章 告别李知闻 而自从去年十一月十一日,温如茗产下一子后,两家来往,就越发稀少了。 李知闻曾来过一趟,意志有些消沉,去看了看狸奴后,回来说道:“火锅店……沈兄和其他人合作吧。” 沈青渊问为什么?他苦笑一声,“如茗想让她娘家兄弟插手,觉得我给沈兄的分红太多……我,不想连累沈兄。” 从温如茗生了儿子后,她似乎更加的不可理喻了。 以前看着还温婉贤淑的姑娘,现在看着颇有些……面目可憎了。 李知闻常常觉得茫然,他们两人如今日日争吵不休,真的是因为他的错吗?是不是他步步退让,就让她觉得,是他的错? 面对消沉了许多的李知闻,沈青渊拍了拍他的肩膀,只劝道:“如果在一起彼此痛苦,不如……早做决断。” 早做决断?做什么决断? 李知闻有些茫然,被拒绝后还想再劝,沈青渊却说,“我只想与你合作,只要你不松口,温家做不了什么。” 李知闻沉默了片刻,才无奈的点了点头,“我不会同意的,当初说好的分成,我不会反悔。” “好,我可能很快就要离开小河村了,闻弟珍重。” 和李知闻相识的这三年,对方娶妻后,家宅不和睦,便更加的努力经营火锅店,这几年,有家火锅店开了更多的分店。 最远的一家,甚至已经开到了京城去。 沈青渊托火锅店的人打探,但依旧没有打探到宋昭灵家的消息,京城姓宋的人家不少,上至官员,下至平民百姓皆有。 “沈兄要离开小河村?” 李知闻有些惊讶,“是云弟要去科举了吗?” 沈青渊点了点头,没有多说,和李知闻又聊了几句后,问他,“你儿子也快半岁了,狸奴可要接回去?” 李知闻摇了摇头,“不了,我看他们在你这里生活得挺好的,还胖了些,我也安心了。” “没什么我就先回去了,在此祝云弟一帆风顺,直上青云!” 一旁的沈晏云抬起头,回以浅淡一笑,“闻兄珍重。” “好。” 李知闻离开,他身边跟着的依旧不是小山子,而是沉默寡言的阿木。 看着成熟了许多,也显得郁郁寡欢的李知闻,父子俩对视了一眼,都觉得有些惋惜。 但任何决定都是李知闻做的,他们也不好去说什么,劝一句早做决断,已经算是逾矩了。 其实,以李知闻这几年经营火锅店的分红,早已经超过了李府。 李父李母对他的束缚已经少了很多,甚至劝他不喜欢温如茗可纳妾,但李知闻拒绝了。 他虽然对温如茗十分失望,但也不想给两人岌岌可危的感情,再加一块巨石上去。 况且……不管是温如茗、李如茗、张如茗……对他来说,都没有什么区别。 只不过李知闻似乎还没意识到,他已经比他父亲成长得要厉害得多,已经可以不必依靠父亲了。 “儿子,这次乡试,你有把握吗?” 送走了李知闻后,沈青渊坐了下去。 两人已经考完了乡试,就等着结果了,虽然沈青渊有把握,但还是想逗逗长子。 这小子比他沉稳多了,喜怒不形于色,总让他想贩个剑。 第667章 考上了 “回父亲的话,乡试的文章,儿子略知一二。” 沈晏云谦逊的回道。 “略知一二?也就是说能考上?” 沈青渊喝了口茶,被烫得差点叫出声,好在装模作样了两年,第一时间死死的忍住了。 他不动声色的放下茶杯,都怪这杯子太厚了!摸着都感觉不到热。 沈晏云微微一笑,并没有直接回答,但沈青渊知道,他儿子考上八九不离十。 科举一共分为五个阶段,童生、秀才、举人、贡士、进士。 分别为:院试、县试、乡试、会试、殿试。 之前父子俩已经去考了童生试和秀才试,难度不大,沈晏云第一名,沈青渊第二名。 现在乡试结果还没出来,沈青渊忍不住调侃,但对于大儿子夺得第一,并没有什么怀疑。 放榜日就在今天,父子俩却都没有去看,因为都十分有把握,只派了下人去跑腿。 父子俩如出一辙的瘫在家中,不过沈青渊是真的瘫,沈晏云不是,他是在看书。 瘫了没多久,门口气喘吁吁的跑进来一个下人,正是去镇上看榜的,满脸的喜气洋洋。 “恭喜老爷大公子!中了!乡试中了!” 沈青渊和沈晏云都很淡定,下人脸上的喜色也收了一些,不收一点倒显得他有点大惊小怪的。 “恭喜大公子!大公子中了解元!老爷中了亚元!” 宋昭灵听见报喜声从外面进来,脸上也带了一丝笑容,“赏!” 红柳拿出了碎银子,赏给了那名去跑腿的下人。 “多谢夫人!” 收到赏银的下人十分开心,不忘继续说道:“报喜的人快来了,老爷夫人快准备招待官老爷们吧!” 他骑马回来的,速度要快很多,不过报喜的人出发得早,应该也快到了。 “好,红柳绿意,你们去准备一下茶点和红封。” 宋昭灵脸上带着笑容,不急不躁的吩咐道。 虽然早就知道晏云一定会考上,但排名这么靠前,还是令人惊喜。 不久后,报喜的官差便举着喜报来了,一路上好几个人,村民也跟在后面看热闹,忍不住好奇道:“谁考上了?” 官差浩浩荡荡的喊着报喜的号子,便来到了沈家老宅门口。 “请问这里可是沈青渊家?” 沈青曜本来听说报喜的人来了家门口,还以为儿子中了,连忙穿上衣服出去迎接。 听见官差报出的名字,他愣了愣,“不是我儿考中了吗?” 怎么会是找沈青渊的? 虽然他知道沈青渊和沈晏云也去了乡试,但想着他们才读了两三年的书,不足为惧,并没有去在意。 “你们是不是读错名字了?我叫沈青曜,我儿叫沈从文……” “沈青曜?” 官差看了一眼册子,“哦,那不是你,我们找沈青渊,走走走……找错了!” 沈青曜呆愣了一会后,拦住了那几个官差,“你们说……沈青渊考上了?他怎么会考上!” 官差里来报喜的是生面孔,对沈青曜不太熟悉,见他家的房子不错,又穿得还行,对他还算客气,老老实实的回答道: “不止呢!他们父子俩都考上了,一个解元一个亚元,一门双举人呢!” 第668章 小三元 沈青曜闻言大受打击,“怎么可能!他们满打满算也就读了两年书……怎么可能……”考上? 他读了那么多年,从几岁到几十岁,也才勉强考上了举人,还是吊着尾巴考上的! 沈青渊那个废物,还有沈晏云这个废物中的废物,怎么能考上?还是第一名! 沈青曜激动之下抓住了官差的手臂,“是不是同名同姓而已?告诉我!” 本来还挺客气的官差被抓着手,掐得生疼,也顾不上对方是什么身份了,直接伸手推开了他! “别阻碍我们报喜。” 沈青曜一介文弱举人,被身强体壮的官差一推,顿时摔倒在地,狼狈不堪。 他却顾不上自己的狼狈,喃喃自语道:“不可能……不可能的……” 怎么能有人读两年书就中举?那他苦读几十年算什么? 是,他自成亲后,确实不如从前用功,有些耽于享乐,但他还是不能接受!谁都可以中举,就是那从前被他踩在脚底下的沈青渊父子俩不可以! 报喜的官差可不管他接不接受,又继续带着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出发,这次没再搞错,朝着正确的方向去了。 之前在村口被官差问路,特意指了相反方向的一个男子悄悄的退到队伍最尾端,嘿嘿偷笑了一声。 旁边的人杵了杵他的胳膊,“你怎么指沈家老宅来了?我还以为是沈家老宅的人中举了呢!” 那男子被捅了一下胳膊,也不恼,得意的笑了起来,“那沈从文可没中举,他啊,连秀才都是跟他爹一样,吊着尾巴中的,哪能考上举人?” “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?” “我去镇上看的啊,之前还说沈从文如何如何聪明,十四岁就考上童生,我看啊,不过如此……” “真好奇沈氏一族知道了沈从文考秀才都勉强,还不如他爹,会不会后悔偏心沈青曜将沈青渊逐出族?” “不是,你还没说你为啥故意指错路?” “还能为什么?当然是想看热闹啊!你不觉得沈青曜这失魂落魄的样子很好笑吗?” “你不怕官差怪你啊?” “我耳背,听岔了嘛,还以为是找的沈青曜家,不行么?” 两人嘀嘀咕咕的声音压得极低,没有第三个人听见。 走到前头的官差也没多想,只以为之前问路的人听岔了,毕竟一个叫沈青渊,一个叫沈青曜,确实容易听岔。 队伍到了山脚下时,沈青渊一家也已经出门迎接,红柳给每个官差都奉上茶点和红封。 为首的官差捏了捏,发现不是铜板,是碎银子,脸上的笑容更大了,牙花子都快笑出来了。 “恭喜沈老爷!贺喜沈公子!一门俩父子一起考上举人,可是不可多闻的事情呀!” 不是没有,而是一般相隔个几年十几年,同一批次考,还刚好第一名第二名的,就只有沈青渊和沈晏云两人。 “沈公子可真是一表人才啊!今年县里的案首都被沈公子夺了,也称得上是‘小三元’了。” “我们在此祝沈公子连夺六元,到时候我们十里镇呀,可就成了出了名的状元镇了!” 第669章 我上我也行 “多谢祝贺。” 沈青渊面对这些官差的贺喜声,笑容含蓄,死死的忍着不像官差一样笑出牙花子来。 打赏完来报喜的官差,又请他们吃了茶点后,官差便要离开了,他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报喜。 十里镇考上的不止沈青渊两人,还有其他村落的学子,不过是按照距离远近来报喜,沈青渊家刚好在差不多中间的地方。 官差走了,其他人却没有走,依旧在沈家门口,七嘴八舌的问着话。 “沈大,你家祖坟这是冒青烟了啊?你们才读了两三年书吧?难道考举人这么简单的吗?” 有些人心底又羡慕又酸,忍不住浮现一丝幻想,是不是考试其实很简单?会不会他上他也行? 他还来不及做梦,就被旁边的人奚落的嘲笑了一声。 “你做什么梦呢?周二狗!你小时候又不是没去过私塾,读了半年了,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!私塾夫子都骂你愚钝,宁愿退钱都不肯教你,你忘记啦?” 那周二狗被奚落得脸红,忍不住小声反驳道:“那说不定就是很简单呢?不然他们怎么能考上?” “简单?” “你忘了沈家老宅那谁了?读了二十多年书,也不过吊了个尾巴考上了举人而已……” “你真以为考科举很简单?能考第一名,那就是人家厉害!承认别人厉害很难吗?” 周二狗被这叭叭叭一顿说得面红耳赤,却依旧不太甘心,沈青渊那老实人都行,他凭啥不行? 他打定主意,回去后就去松山书院读书!争取一年后也考个举人老爷当当! 不过像周二狗这般,自命不凡的人还是少数,大多数人在恭喜,道贺,有的还想将孩子给沈青渊,让沈青渊教她的孩子读书。 “沈大,你读书这么厉害,能不能教教我儿子?” “对对,沈大……啊呸呸呸,该叫举人老爷了!沈老爷,你能教我孙子吗?我可以给钱的!” 沈青渊通通婉拒了,“我还要继续去会试,不收学生。” 那些婶子大娘都有些失望,又将目光看向沈晏云,“那个,沈家大郎……” 沈晏云婉拒得更快,“抱歉,我也一样。” 小河村的婶子大娘们一听,脸色肉眼可见的失望起来,“那、那就算了……呵呵。” 总不能让人家不去继续考吧?仔细想想,她们也不可能愿意呀!只能暂时放弃了。 不过没关系,等沈大他们回来,再去求好了! 不过这些婶子大娘们并不知道,她们下次没有求的机会了…… 李村长从远处跑来,笑声远远的就传了过来。 “哈哈哈哈——青渊!青渊呐!听说你考上举人啦?” 待跑到近前,沈青渊看见李村长挽着裤脚,裤脚和脚上都是泥,套着的草鞋上也全是泥巴,而且鞋子里的更多。 明显是匆匆忙忙跑过来,连脚都来不及擦,就穿上了鞋子。 沈青渊心底一暖,上前迎接了一下,“李大哥,是,我考上了。” 李村长使劲的拍了拍沈青渊的肩膀,“好!好啊!我就知道你们肯定能考上的!哈哈哈——” 第670章 他们后悔吗? 看着笑得停不下来,比自己小儿子中举了都开心的李村长,其他村民都有些摸不着头脑。 知道你和沈家关系好,但也用不着笑成这样吧? 李村长笑了好一会,才止住了笑,腮帮子都笑酸了,又连连拍了沈青渊的背部几下。 “我高兴啊!青渊,看着你有出息了,我替你开心!” 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开心,三年前更年考上举人,他都没那么失态。 因为他知道,更年苦读了那么多年,肯定是有把握了才会去考的。 大概是青渊老弟以前过得太苦了吧,看见他现在越来越有出息,看见沈晏云腿好了还考上了,他是真开心呀! “青渊,你都考上举人了,是不是要摆酒请全村人吃一顿?” 李村长笑着问道,眼里却闪烁着暗光。 正好借着去通知的名头,好好的跟那些人炫耀一番,叫他们以前做得那般过分! “好,那就麻烦李大哥帮着张罗张罗,钱我这边出,席面可以多做些肉菜。” 沈青渊没什么意见,中举了他也高兴,本来也打算庆祝庆祝,只是没想好是请相识的,还是全村人都请。 李村长既然这样提议,他就顺水推舟的同意了。 “好,你放心,我一定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。” 李村长一口应下,又将围在门口喝着茶吃着糕点的村民劝走,沈家门口总算安静了下来。 劝走了村民后,李村长又回了家里,叫了两个儿子和孙子去通知全村人,让他们晚上去沈家门口吃饭,自己带凳子。 接着又去找村里厨艺好的婶子掌勺,问过老妻的意见后,杀了自家养的一头猪当主菜。 又去其他人家里买了鸡鸭,去河里养鱼的人家里捞了鱼。 至于青菜,家家户户都有,买个一些也用不了多少钱。 东家借个锅西家借张桌子,在热火朝天的忙碌下,一桌桌足有十二道菜的席面,被摆到了桌面上。 来吃饭的村民也没空着手,都拎着些东西来。只不过看了席面上的菜时,大多都觉得拿的东西,有些拿不出手来了。 宋昭灵忙着招待村民,见她们看着菜有些不好意思过来,连忙打圆场。 “来就来了,怎么还带东西来?快坐下吧,待会儿人齐了就开席了!” 在宋昭灵的热情邀请下,其他人那丝不好意思都散去了。也是,不管她们带的什么,对于沈家来说都没什么区别,她们在矫情个什么劲呢?来就是了! 虽然李村长邀请了全村人,但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来,有些人哪怕请了,都不好意思来。 例如沈张氏,例如沈青曜,李村长也只是意思意思叫一声,主要是想告诉他们: 你们看不上的儿子/兄长,已经中举了!就问你们气不气?悔不悔啊? 沈张氏只会啊啊啊的嘶吼,谁也听不懂她在吼叫什么。 她后不后悔的,没人知道,但沈青曜是真的后悔了。 后悔的不是对待沈青渊太苛刻,而是不该分家的! 只要不分家,沈青渊还是只能做牛做马的被他踩在脚底下,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读书! 第671章 让沈青渊当族长 沈青渊和沈晏云中举,那么大的阵仗,不必李村长特意去说,很多人就都知道了。 沈氏一族知道得更早,昏暗的堂屋内,几位族老聚集在一处,彼此都有些沉默。 几年过去,沈氏族长更加的垂垂老矣,眼神都浑浊了许多,脸上布满斑点的皮肤毫无弹性的垂下,皱得如同老树皮。 听闻沈青渊中举,还是亚元,他儿子沈晏云是解元,沈氏族长浑浊的眼里迸发出一丝亮光,又很快熄灭。 他眼角沁出了一点泪光,两行泪水顺着眼框流了出来,喃喃自语道:“我们……错了啊。” 沈青渊本来是他沈氏一族的人,要不是他们将他从族谱除名,那现在的荣光,就是他们沈氏一族的了啊! 沈氏族长悔恨不已,但凡当初他们拉沈青渊一把……都不至于现在无颜去攀关系。 其他族老也叹息不止,“如果我们不听沈张氏的,对沈青渊好点……如果……早些送他读书……” “此子天赋异禀,短短两三年就中举,前途不可限量!可惜我们沈氏一族,没有这个福气啊!” 族老们长吁短叹,不少人都流出了懊悔的眼泪。 如果他们早知道沈青渊有这般造化,早知道沈晏云能有这等天赋,当初必定不会坐视不管。 可惜,千金难买早知道! 听着族长的懊悔声,族长的孙子有些不太高兴的反驳道:“不就是中举了?那沈青曜也中举了,焉知他不会更有出息?” 承认自己错了,对于有些人来说,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比如沈族长的孙子。 他算是大力赞成将沈青渊除族的人之一,自然不能接受自己的决定是错的,要是错了,他还怎么当族长? “你读书也读过几年,怎么不见你考个童生回来?是不想吗?” 沈族长目光幽幽的看着自家孙子。 说是孙子,但其实也是爷爷辈的了,他熬死了自己的儿子,将自己的孙子也熬成了爷爷,这族长之位……还是他在当。 也许,他是老糊涂了,这族长之位也是时候该换个人当了。 他看了一眼已经到了知天命年纪的孙子,眼神浑浊中却透着一丝精明。 这孙子……不适合当族长,他太过自我了。 “爷爷!” 他脸一红,有些羞愧又有些难堪。 “好了,你先出去吧,我有事和其他族老商量。” 沈族长身体有些萎顿的坐着,他老了,腰板都直不起来了,也管教不了越来越蠢蠢欲动的孙子了。 这族长之位……该由谁继承好呢? 沈族长的孙子不情不愿的出门,将门关上,本想偷听,见光亮将自己的影子照在了窗上,只好放弃。 “族长想商量什么?”一名族老开口。 “我想将族长之位,传给沈青渊,你们觉得如何?” 其他族老大惊,“可他已经被除族……” “只要他愿意,自然就还是我沈氏一族的人,毕竟他还是姓沈。” 沈族长浑浊的眼里闪烁着精光,显得有些怪异。 “可是他是举人,都可以当官,又怎么会愿意当族长?” “不试试看又怎么知道呢?” 曾经被除族过,现在却能成为沈氏一族最大权力的人,沈青渊当真能不心动吗? 第672章 发疯撕书 沈青曜被家中下人扶回去后,就倒下了,病了一场,睡梦中还喃喃自语着“不可能……不可能……” 沈从文更是大受刺激,将满书房的书都给撕了,面目狰狞的发着疯。 “我十年寒窗苦读,难道比不上沈晏云读两年?为什么他都中举了,我却没考上?” “还说什么沈明珠是福星!如果她是福星,为什么不保佑我考上?” 在书房里发完疯后,沈从文又跑到沈张氏的房间里。 平常被异味干扰,他其实很少进去,只在门口远远的问候几句。但今日太过愤怒,他无视了房中的臭味,直接闯了进去。 “祖母你为什么要分家?要是不分家,沈晏云也不会遇到神医!他也不会考上举人!” “但凡你当初对大伯一家好点,不逼迫得那么厉害,他们也不会非要断亲!” “现在好了,他们处处压我们一头,我们却毫无办法!都怪你!” 沈从文一股脑儿的将所有怨恨都发泄出来,红着眼睛指责着沈张氏。 大榆朝确实孝道为先,但祖母口不能言,手不能动,他哪怕对她不孝不敬,也不会有什么惩罚。 更何况家中孙字辈两个男丁,一个腿断了,就剩下他还好好的,祖母哪怕能说话,也不会去告他不孝的。 沈从文心底正是清楚的知道这点,才肆无忌惮的发泄怒火,将一切都怪到了沈张氏头上。 但凡没分家,祖母都能以孝道压制,不让沈青渊和沈晏云去考科举,让他们将赚来的银子全部上交公中! 沈张氏瘫在床上,听着最疼爱的孙子对自己的埋怨、控诉,只觉得心如刀割。 儿子怨她,孙子也怨她,她都是为了谁呀?她怎么会知道那窝囊废一家还能有这种造化? 要是早知道……要是早知道的话…… 沈张氏越想越悔,不是悔自己做的太过,是悔同意分家,让沈青渊逃出了自己的控制。 早知道他赚钱那么厉害,就应该让他拼命赚钱,供养文哥儿跟曜儿的! 瘫在床上的沈张氏眼角流出浑浊的泪水,想说话也只能发出“啊啊啊”的声音,口水还控制不住的流了出来。 李嬷嬷默默擦拭,心底也有些厌烦,要不是大少爷在这,她才懒得做做样子,直接就吩咐丫鬟擦了。 沈张氏枯瘦的手在空中胡乱抓着,似乎想跟沈从文说什么,但却被他厌恶的避开了。 发疯指责了祖母一顿后,沈从文心情平静多了,他不想怪自己,所以只能怪别人。 他转身离开,心底又蹿起了斗志,他一定要继续考,他就不信沈晏云那个残废都能考上,他却不行! 苏氏匆匆赶来安抚了沈张氏几句,命令李嬷嬷好好照顾她,又去追赶沈从文了。 丈夫病了,长子又在发疯撕书,撕的那是书吗?那可都是明晃晃的真金白银啊! 苏氏满心疲惫,打算找到长子后好好跟他说说,撕了的书,家里可没有银子再买了。 经过这几年各种大病小病,各种嚯嚯,家中的存银早已告罄,她卖了一部分田地,才能维持着老宅的开销。 撕了那么一箱子书,想再买却是不能的了。 第673章 入不敷出 找了许久才又在书房找到,苏氏正打算好好说一说,沈从文却十分不耐烦。 “母亲,你也要在这时候泼我冷水吗?” 苏氏叹了口气,“没有,只是文哥儿……这书都被你撕了,你日后是不打算再考了吗?” 书已经被下人捡起来放在了箱子里,但大都破破烂烂的了,展开来看着也皱巴巴十分丑陋。 沈从文撕书也是一时冲动,现在冷静下来,才觉得心痛,有些书可是他好不容易才寻来的。 更有些书是父亲的,他撕了若是被父亲知道了…… 沈从文不怕沈张氏,但却害怕沈青曜,此刻才觉得后悔害怕。 “母亲,你快帮我买一些书回来,切莫让父亲知晓我撕书的事。” 苏氏头疼,“文哥儿,你可知道,家中存银已经用光了?之前入不敷出,还卖了些田产。” “你这些书,少则一二两,多则几十两一本,家里哪里还掏的出那么多银子?” 苏氏粗略一看,撕的书没有一百也有几十本了,里面不乏一些贵重的书籍,因为存世不多,哪怕是手抄本也很值钱。 沈从文听了十分震惊,“那银子去哪了?”他只管读书,根本不知道家里已经入不敷出了的事情。 “母亲,家中的积蓄不说万两,几千两总是有的,怎么就花完了?你……你怎么管的家?” 沈从文作为沈家老宅最年长的长孙,沈张氏曾经跟他透露过,他大概知道家中现银有多少。 但怎么母亲才管了两年家,几千两存银就用光了? 要不是眼前的人是苏氏,是自己的母亲,沈从文真要忍不住怀疑她是不是贪墨了? 不然怎么会两年就用了几千两银子?! 见沈从文一脸震惊,眼神怀疑,苏氏心底微微被刺了一下,“文哥儿是怀疑我?” “没有,只是……” 沈从文有些欲言又止。 苏氏苦笑了一声,“这几年,你想想看,光是为你祖母请大夫,就花了多少银子了?” “还有你的腿,疆哥儿的腿,明珠总是三天两头生病……又是赔偿了沈青渊一千两折成的田地和一间铺子。” “这几年家中又总是大事小事不断,维持吃穿,供你们读书,家中下人的月钱,修缮宅子,给佃户的钱,捐给宗族的钱……” “这一桩桩一件件的,哪样不要钱?田地少了,铺子少了,收入减了,支出却滚雪球般翻了几十倍……你说还能有多少银子?” 苏氏感觉心累,她抠抠搜搜的都减了很多下人,还减了自己的支出,怎么还觉得她贪墨了银子? 难道他就没有发现,她这个做母亲的,已经两年没裁过一件新衣,没添置过一件首饰了吗? 她委屈了自己,却没有任何人看到,只怪她没管好家? 他们父子俩倒是什么都要好的,笔墨纸砚要好的贵的,每月必裁几套新衣,料子要好的,绣娘要手巧的。 裁的新衣穿出去过,便不再穿出去第二遍,说了穿旧衣会让人耻笑,出门必定是要穿新衣的。 出门会友,踏青,游玩,伸手就拿个几十两一百两的。 这些哪样不要银子? 第674章 她有办法赚钱 沈从文一听,才发觉自己家竟然不知不觉花了那么多银子。 但他心底又有些不快,祖母那病本就治不好,为什么还要浪费银子? 还有沈明珠也是,就一个病歪歪的丫头片子,难道要一直用银子吊着命吗? 钱对于他的用途更多,祖母都快行将就木的老人了,还要花上千两银子治病干什么?治也治不好,和将钱扔到水里有什么区别? 但这些话,他知道自己不该说出来,只是在心底想了想,出口的话却是:“母亲辛苦了,是我不好,不该撕书的。” “父亲若是责骂我,儿子便独自承担,这书能手抄的儿子便抄写下来。” 听到长子认错,还想办法补救,苏氏心里也好受了些,有些欣慰的看着他。 “唉,辛苦文哥儿了,你父亲现在被气病了,应该不会责怪你,你现在尽量抄写就好,若是……” 她此刻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想法,与沈从文、沈张氏一模一样。 那就是,如果没有分家就好了。 这几年,眼看着沈青渊家的摊子铺得越来越大,除了小河村一些有过节的,其他人的田地几乎都租给了他们家。 这还不够,邻近几个村子的田地,山林,都租了很多,辣条工坊也又扩建了,还开了什么酿酒工坊…… 苏氏偶尔还是会去沈家那边,试图缓和关系,但每次都被拒之门外,站得久了还会被赶走。 哪怕她抱着沈明珠去,宋昭灵她们也没有再心生怜悯,她连靠近沈沅沅十米内都做不到。 不过……今天或许是个机会? 沈青渊今天举办宴席,必定十分忙碌,对沈沅沅的照看就会松懈许多。 苏氏正想得出神,沈从文听不到下文,忍不住问道:“母亲,若是什么?” “若是我们有银子就好了,看着大哥大嫂他们日进斗金,不得不承认,我有些后悔当初冷眼旁观。” “母亲,明月她之前在绣坊不是……让她拿出一些银子,贴补家用?我倒是无所谓,就是父亲和祖母都需要银子。” 沈从文眼眸一闪,轻声试探道。 苏氏瞥了他一眼,“那是明月自己攒的银子,日后就是她的嫁妆,家中也还没到那种吃不起饭的地步。” 沈从文见苏氏不愿意,也识趣的不再说,免得别人说他一个大男人,惦记妹妹的私己。 苏氏想到这个月要发的月钱,沈张氏吃药的钱,沈明珠看病的钱,还有小儿子的……一时间十分忧愁。 与长子谈完回去,她依旧愁眉不展。因为常年皱眉,眉心已经多了抚不平的皱褶,眼角也添了几条细纹。 常常叹息声起,与两三年前人淡如菊的她,已经大不相同。 路过院子,苏氏被一个小身影撞上,她吓了一跳,仔细看去,见是沈明珠,面孔微沉了沉。 “怎么这么莽撞?沈明珠,你这样哪有点姑娘家的模样?你的丫鬟呢?” 沈明珠抠了抠手指,她特意避开丫鬟跑过来的。 多次想说都没有说出口,这次沈明珠学聪明了,特意等待了许久,直到自己说话流利了,才再次过来找苏氏。 “阿娘……我有办法赚钱。” 第675章 偷卖辣椒 苏氏本来有些不耐烦,想叫丫鬟送沈明珠回去,但听见这句话,她准备走的步子顿住了。 她低下头,目光疑惑又带着探究的看着沈明珠。 从两年多前,苏氏就看出这个女儿奇奇怪怪的,还有些克人,便一直有意识的不去靠近她。 这几年来,家里除了她之前拔沈沅沅头发和扎她手指,被沈青渊提斧头砍伤了手臂,还有被水烫伤被蛇咬外,倒是还算有惊无险。 至少对比家中其他人……她算是被克得最轻的一个。 只要她不抱,不亲近沈明珠,就不会有什么危险,反而是经常抱着她的时候,常常一身伤病。 想到自己手臂上丑陋的一条长长的疤痕,阴雨天总是疼痛不已的骨头,苏氏看着沈明珠的目光就带了点冷意。 她是真的不想看见这个小女儿,如果不是迫不得已,她碰都不想碰对方一下。 但……她能赚钱? 苏氏压下那丝不喜,挥挥手叫丫鬟抱着沈明珠回去,坐下后才看着她问道:“你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孩,能怎么赚钱?” “沈沅沅家的那些赚钱的方子,我都会,他们是偷了我的!” 沈明珠说到这,忽然有些生气的大吼了一声,死死的攥紧了拳头。 那本来是她在现代学会,带到古代来的,沈青渊
相关推荐:
修仙有劫
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
人妻卖春物语
她太投入(骨科gl)
虫族之先婚后爱
媚姑
下弦美人(H)
将军宠夫
综漫:开局就打宿傩?
高达之染血百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