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
才盛出放在盘中。 而清蒸鲈鱼这道菜要紧的是火候,千万别把鱼蒸老了。蒸好之后把汤汁倒掉,重新浇上姜沅特别调制的料汁,然后放上葱花,再浇一勺热油激发出香味,就完成了。 厨房外,等着上菜的小厮使劲嗅了嗅空气中飘来的香气,只觉今儿的厨房似乎格外香气诱人,肚子里的馋虫都快被勾上来了。 正想着,屋内传来了上菜的吩咐,小厮便立刻走了进去。 姜沅摘下围裙,洗净双手,然后对陈娘子笑了笑,这才离开厨房。 来到厅内,陆衡和姜世安已经坐在桌前等着自己。 姜沅笑笑,上前坐到了二人身边。 小厮替几人布好碗筷,随即退后站到一旁。 陆衡拿起筷子,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子干丝送入口中。 干丝细腻柔软,汤汁浓郁鲜美,一口下去,只觉口感丰富,回味悠长。 陆衡忍不住眯起眼睛,夸赞道: “就是这个味道,鲜!” 姜沅抿唇一笑:“您喜欢就好,只要想吃,下回我再来替您做。” 陆衡笑眯眯地点了点头,接着又夹了一大筷子,可见是真的很喜欢。 姜世安见陆衡吃得这么香,也忍不住尝了一口。 刹那间,干丝的嫩滑,和汤汁的鲜香全都在味蕾上蔓延开来。 真的好鲜啊! 于是,姜世安也不再客气,开始大快朵颐。 姜沅眉目带笑地看着他们: “别只顾着吃这个,再尝尝别的,尤其是那香椿炒蛋,得趁热吃才最香。” 陆衡极为喜爱香椿,一听这话,立马就夹了一筷子。 热油把蛋液边缘煎得酥脆,裹满了油香,而蛋饼中间可以咬到香椿碎。焯过水的香椿去除了它本身的涩味,只余下脆爽鲜嫩,搭配鸡蛋油煎后的香气,仿佛吃到了春天一般,令陆衡享受不已。 连吃几口过后,他忽然想起什么,对着姜世安热情地说道: “世安,你也尝尝。” 姜世安立刻把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,拒绝道: “不了,不了,我不吃香椿。” 香椿的味道实在太特殊,吃得来的人只觉它是春天最好吃的一口鲜,而吃不来的人,见了它就掉头走,看到不愿看上一眼。 陆衡顿了一下,随即无奈地摇了摇头。 这小子,怎么跟他爹一样难伺候。 罢了罢了,我自己吃便是。 于是陆衡也不再管他,只自顾自地吃着眼前的美味佳肴。 姜沅弯了弯唇角,笑容柔和地看着陆衡说道: “老师,陆伯说您近些年脾胃虚弱,这油煎的香椿蛋饼还是少吃一些,喝完粥润一润。” “粥?” 陆衡下意识地回了一句: “我不爱吃那玩意,没味道。” 姜沅失笑: “怎么会呢,我给您做的是香菇鸡丝粥。” 听到这话,陆衡才想起来自己这位爱徒会做的粥可多了,什么鸡丝肉,肉沫粥,火腿粥......能吃上半个月不带重复的。 思及此,陆衡立刻展开笑颜,吩咐小厮替他盛上一碗。 这粥是用老母鸡吊出来的高汤所烹制,颗粒饱满的粳米被煮成一粒粒开花状,加入细细的鸡丝,还有香菇提鲜。 姜沅还特意撇去了面上的一层浮油,只用最浓郁的汤汁,因此这锅粥一点儿都不油腻。 陆衡用勺子舀了一勺细细品尝,米粒软糯,一抿就都化了,稻米的清香裹挟着鸡汤的咸鲜,口感十分丰富。 一碗下肚,胃里果然熨帖了许多,整个人都舒坦了。 再夹几筷子鲈鱼搭配,除了鲜就还是鲜! 陆衡半眯起眼缝,满意不已。 一连两碗鸡丝粥下肚,再配上大煮干丝等菜肴,陆衡基本上已经吃饱了。 但眼角瞥见那碟子山药红豆糕时,还是忍不住拿了一块尝尝。 山药养胃,而且是日常温补的食材,多吃一些有好处。 而姜沅在山药里加了糖和牛乳,吃着便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,还甜丝丝的。 山药泥的口感细腻柔软,混入少许蜜豆后,口感立刻丰富了许多,香甜软糯,一口一个。 饭毕,小厮把桌上的饭菜全都撤掉,然后上了一盅茶。 姜沅浅浅地啜了一口,随后把自己租到店铺的事告诉了大家。 姜世安微微一顿,忍不住又问了一次: “娘,你是真的不卖馄饨了吗?” 语气听起来似乎有些可惜。 姜沅侧头看了他一眼,笑着回道: “是啊,只做馄饨一样太过单调,还是开饭馆来得有意思,而且说不定能赚到更多银子。” “可是开饭馆会很累吧。” 姜世安抿了抿唇,略带担忧的说道: “您一个人,忙得过来吗?” 第九十六章 说亲 听到姜世安在为自己操心,姜沅忍不住笑了起来: “傻瓜,谁说我一个人,我会请个帮厨的呀。” 姜世安听完脑海中立刻冒出一个小小的身影,不由得皱起眉头问道: “您是说那个木青吗?他这么小,能帮你做什么?” 姜沅抿唇一笑,回道: “不是她,是她的奶奶。” “嗯?” 姜世安忽然就听不明白了。 姜沅没办法,只得跟他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计划,然后又看向陆衡说道: “老师,木青他虽然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,但品性不错,为人勤奋又能吃苦,所以我想让他也到书院来念书,束脩我来出。” 听到这话,陆衡忍不住横了姜沅一眼,没好气道: “世安的束脩我都没要,我能要你这个吗?” “可是……” 姜沅正想开口再说,可谁知,姜世安突然爆发出一声惊叫: “什么?我念书没有交束脩吗?” 陆衡被他突如其来的叫声吓了一跳,忍不住回头看他: “你这么问是什么意思?难道你不知情?” “我……” 姜世安被问得哑口无言,不知道该怎么说。 姜沅倒是忽然猜出了几分,开口问道: “说吧,姜芸是怎么对你说的?” 姜世安微微皱眉,满脸不解地回道: “她说每年供我和宋书彦去书院要花很多银子,而且因为我课业不好,束脩比旁人还要高些。 所以她每天都拼了命地在给人做绣活挣银子,人都累病了,还落下病根,以至于常年都需要吃药。 后来,我就把您留下的那些首饰和物件都卖了,给她贴补家用,并治病买药,顺便再去扛包
相关推荐:
对不起师兄:我撬了我的“嫂子”
毒瘤
外婆的援交
我在东京真没除灵
高门美人
成人爱情故事集|魁首风月谭
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
危险情人
三金影后是伪娘[娱乐圈]
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